菏澤投資集團綜合管理部:固定資產精細化管理 筑牢企業發展根基
訪問次數:3045次 發布時間:2025-08-01
今年以來,集團綜合管理部通過制度完善、物品盤點、線上管理等措施,規范固定資產管理。截至7月底,集團對1097件固定資產實現全面盤點,做到“盤點完全、分類管理、實時管控”,以精細化管理助力部室及公司高質量發展。
綜合管理部人員張貼固定資產標簽
在企業運營體系中,固定資產是支撐日常運轉的重要基石。辦公室的桌椅、各部門的電子設備等,雖看似平常,卻在企業資產構成中占據關鍵地位,其管理水平直接反映企業的運營效能。
年初,綜合管理部啟動固定資產規范化管理工作,從制度構建到實務執行,開展了一系列扎實舉措。制度方面,創新建立“物隨人動負責制”與“物品部門負責人負責制”并行的雙重管理體系。這并非簡單的責任疊加,而是依據資產使用場景與流轉特點進行的精準劃分:前者聚焦資產與使用者的綁定關系,確保“人在責在、人走責清”;后者則從部門統籌角度出發,對本部門資產整體狀況負總責。兩者相互補充,為資產加上“雙重保險”,使責任鏈條清晰可溯,徹底改變了以往“人人有責卻人人無責”的模糊局面。
如電腦等物品實行“物隨人動負責制”
實務操作中,大規模物品盤點工作有序推進。與以往粗放式登記不同,此次盤點為每件物品配備專屬固定資產標簽,涵蓋資產名稱、資產編號、所屬部門等信息,并同步錄入OA管理系統,形成動態更新的電子臺賬。這意味著,無論何時何地,只需操作系統,即可實時查詢任何資產的位置、狀態、責任人等信息,真正實現了“看得見、查得著、捋得清”,讓每件資產都有了可追溯的“身份檔案”。
如文件柜等物品實行“物品部門負責人負責制”
貫穿始終的,是對固定資產全生命周期的精細化管理。購置環節堅持“按需審批、杜絕盲目”,確保投入與實際需求精準匹配,避免閑置浪費;使用過程中實行“一物一碼、動態追蹤”,借助標簽與系統聯動,實時掌握資產流轉軌跡與狀態變化;處置環節嚴格執行“合規審批、清賬銷號”,按流程辦理報廢、轉讓等手續,確保資產退出有序、賬實相符。這套閉環管理機制,為固定資產管理注入標準化基因,使各環節均有章可循、有據可依。今年在電腦購置中,集團將一批次報廢電腦用于置換,直接節省購置成本3萬余元,將“資產管理到位也能產生利潤”進行生動實踐。
如今,各部室靜置的辦公設備、整齊的檔案柜,背后是日趨完善的管理體系在高效運轉。這些看似瑣碎的工作,實則為企業穩健發展筑牢了根基——管好每一件資產,便是守護企業發展的底氣。